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

【解讀台南平原的前世(下)】

§台灣西南海岸前人敘述的簡介
一個人如果具有純真的愛,就跟誠摯的信仰一樣,處於內在一份篤定與自在,然而,除非是天賦異稟,生來例外,通常人生的發育及發展,是從純生物性指令下,接受文化薰習,帶著文化偏見而形成「自我」,而且,隨著在人群中的「成就」,形成牢不可破的「自我」,總得在歷盡顛沛滄桑,或在特定機緣下,始可看透若干生命的玄機,突破歷來「自我」及文化的枷鎖,但通常已經是黃昏。
宇宙大霹靂之後,各類型原子從氫原子融合以降,不斷創造而出。物質的基本粒子有無究竟、終極的東西,迄今仍然是個謎。因為探索的工具、思維仍然是數理、邏輯的運算,但數理、邏輯的本體,還是得透過人的心智去認知。
唯心、唯物之爭差不多只是思維在特定時段的一種執著。
物、化、數理邏輯的天才們,找出了許多的「定律」,也就是物質現象界的律法(laws),而在自然界或宇宙中佈滿無窮多的「律法」,一個小小的自然現象,即充滿無數「律法」的交互運作。數十年前我感嘆、敬畏每片落葉掉下來的軌跡,我們寫不出它的必然方程式,對於海岸每個沙丘的累聚或消散,我一樣如是心情。
部分「律法」、原則當然在知識範圍中,我們似乎也都能理解與預測,然而,從最簡單的事實,到鉅視萬象,我只能說神在所有創造物之中。任何科學,如果可以從深層史觀敘述,差不多就是人文學科,也是神學的另種表達方式。
台灣西部海岸實乃「滄海桑田」最最迅速的活見證,特別是離岸的砂洲島,林朝棨(1957)使用「沿海洲(off shore bar)」一詞稱之。
砂洲島或沿海洲係指自海底累積砂堆而冒出海平面者,基本上台灣西部大致屬於不斷形成此等砂洲島,而後潟湖(lagoon)、濕地,終之以海埔新生地的造陸過程,更且,1950年代以降,迫於外來人口壓力太大,以工程技術等,強力介入海埔新生地的加速形成,且施以立地基質或鹽鹼士的改良,營造農、漁或其他土地利用的諸多模式。
一般說來,砂洲島、潟湖、濕地、成陸、砂丘或新生地等形成,或反其道逆行的侵蝕、海岸線退卻,基本上可訴諸於海岸或地盤的降起或沉降運動、河川輸砂或陸域砂土(泥)的供應,以及波浪、潮汐等問題;而歷來視台灣西部為「隆起海岸」,顧名思義地盤沒問題,關鍵大致落在河川輸砂及波浪問題。
超過60年之前,林朝棨(1957384頁)對「嘉義沿海洲群」(雲、嘉兩縣)及「台南沿海洲群(八掌溪口至曾文溪口)的描述,其與現今已有劇烈的變遷。林氏當年敘述,台南沿海洲群由海汕洲、王爺港汕、北青山港汕、青山港汕、網子寮汕、頂頭額汕,以及浮崙等沿海洲所構成,「…形成一北東-南西向之細長砂堤,全長30餘公里,離台灣本島海岸僅3公里以下。本沿海洲所包圍之潟湖,深大致1公尺以下,自沿海洲至海岸上之虎尾寮、北門、蘆竹溝、鯤壩村(青鯤身)等地有小汽輪或竹筏往來;潟湖東側均被利用為鹽田、魚塭。」
而王鑫(19807月初版,引用版19836月,61頁)敘述:「布袋南方,八掌溪河口以南到曾文溪河口之間的海岸,是台南縣屬,地形上稱為台南沿海砂洲群。從北向南有海仙洲、王爺港洲、青山港洲、網子寮洲、頂頭額洲以及新浮崙洲等沿海砂洲島。這些砂洲島從東北到西南排列著,彼此間幾乎相連成砂堤,全長約30多公里,離開本島海岸平均約3公里以下。砂洲島與陸地間的潟湖深度大致在1公尺以內,陸地與砂洲島之間有小汽輪或竹筏往來,潟湖的近陸側大都利用為魚塭或鹽田。」
王氏在下一段起,分別稍加解釋各沿海砂洲的變遷,但因沒有引證文獻,書後也沒有引用文獻,令人看不出那段文字是何人的原創,時間點、時期係何所指?哪些觀察、研究是王氏所為?事實上王氏一書龐多文字大抵如此,僅僅在其「著作序」敘述(5頁):「…在地形學方面蒙徐鐵良教授啟蒙,又受林朝棨教授多方指導。離校後詳細閱讀兩位老師著作,按指導實地觀察學習,迄今更覺樂趣無窮。本書寫作期間也不斷參考兩位師長著作,因此更覺師恩深重…」。或許因未交代清楚,曾聽聞有些人頗不以為然,然而,筆者認為王氏將林氏的著作改寫成較現代化語言,也是美事一樁,假設王氏「大作」有機會再版時,或許可在引證文獻、文章出處、原創著作部分多作註解為宜。
林氏敘述「海汕洲」,到王氏變成「海仙洲」(註:手植之誤?);林氏使用「汕」字,字面看來是「水中山」,頗合宜,而王氏棄之,且將「沿海洲」加個「砂」字,變成較合今人的「沿海砂洲」;林氏書384頁的551附圖,由海汕洲以迄浮崙(沒有北青山港汕)大抵完全與陸域隔離,而王氏書58頁的「嘉南海岸圖」中,青山港洲、頂頭額洲已經與陸域相連。
王氏解釋(61頁),「海仙洲位於八掌溪和急水溪兩河口之間,由於砂洲內側闢為魚塭,其間的潟湖早已不存,砂洲島已經與陸地相連(註:但其附圖看不出已相連)。王爺港洲在北門外海,砂洲島平均寬約0.3公里,長約5.5公里,島上砂丘遍佈,其中,中央大砂丘上,防風的木麻黃林密佈,其形成大概就是因為這些防風林阻擋砂丘移動而造成」;「青山港洲,位於王爺港洲的南方,長約7.5公里,寬達0.8公里,中央也有大砂丘的形成,但砂丘的西側已被波浪侵蝕而成陡崖。青山港洲的內側潟湖在民國60年已開發成七股新鹽灘,因此青山港砂洲形成海埔地的天然堤防,如今為了保護砂洲,防止它繼續遭受侵蝕,有插竹阻砂的工程在進行。網子寮洲在七股溪口外,北側緊接著青山港洲,南鄰頂頭額洲,中有潟湖殘存,砂洲島長約6.2公里,最寬的地方約0.4公里。根據記載(註:根據什麼記載?),砂洲一直在向南移動,每年約達40公尺,南半部更向東移動。頂頭額洲在曾文溪河口的北岸,砂洲上只在北端有廣大的防風林,其他地區都是砂丘,因此季風期間飛砂盛行,砂洲的東側已經開闢成曾文海埔地,大多用做魚塭。」
「…本區砂洲有內移的一般特性,內移是因為受了外海波浪侵蝕的緣故。內陸海岸則有向外伸長的現象,原因是河流漂砂、潮流漂砂以及風砂的不斷堆積,人類土地開發利用更加速了內陸海岸的西移,因此潟湖不斷的在縮小之中。本段海岸的潮流方向,依據灘地砂粒粒度的分析,主要是向北流,因此外傘頂洲以南的海域漂砂,似乎主要由曾文溪等河流供給…」
「曾文溪河口以往堆積旺盛,19041975年間,河口南移約6公里,海岸西進約3.5公里(石再添,1979);曾文水庫完工後,由於河川輸砂大量減少,使得曾文溪河口的新浮崙砂洲的面積開始縮減少。數百年前曾文溪河口以南也有一群砂洲,佔據現今鹿耳門溪口的防波堤、四草湖、安平、三鯤鯓與四鯤鯓等地;延長方向呈西北-東南,它們包圍的潟湖長約17公里,最寬達8公里;目前潟湖已完全利用做為魚塭或鹽田,站在安平古堡上即可見到周圍的海埔地以及魚塭、鹽田。」
而林朝棨(1957384頁)敘述:「曾文溪南方過去亦有一群沿海洲,圍繞鹿耳門與台南至潟湖。現在之鹿耳門溪口之防坡堤、四草湖、安平、三鯤鯓、四鯤鯓等,均為明末之沿海洲列,成為北西、南東向之延長,其所包圍之潟湖甚大,長約16.5公里,最寬8公里;但現在己與海岸相連接,潟湖被利用為魚塭。曾文溪南岸亦有一砂嘴,長約4.5公里,寬200300公尺…」
換句話說,王鑫(1980)再度把林朝棨(1957)的敘述,改寫成為好像是王氏野外勘察所見,或說,王氏行文將時、空混雜,也摸不清到底誰是作者,更要命地是,敘述的精準度問題是否將誤導讀者?
無論如何,筆者舉此等例子,對照如上河圖2005年版地圖,以及筆者在現地調查之際,頻常陷入莫衷一是,摸不清變遷及時空之錯亂。
現今八掌溪入海口北方,屬於嘉義縣好美里(即虎尾寮)的「好美里自然生態保護區」西方的浮洲,北迄長方形龐大的「布袋商港」,很可能就是半個世紀以前的「海汕洲」北段;八掌溪口南側以迄急水溪入海口北側,所謂「雙春濱海遊憩區」,很可能就是過往的「海汕洲」南段,然而,王鑫宣稱北門外海是王爺港洲,筆者認為很有問題。諸如此類困惑,實需專題探討,奈何筆者只進行植被現況調查,無法判斷真偽。因此,筆者不敢下達肯定字眼,本書若有任何錯誤,則文責自負。
短短34百年,台灣走進文明史的海洋文化被禁錮了長時程。如今,重新出發。好美里聚落開始想像遠古台灣海洋(2015.7.14)。
 
2015年開始作壁上3D海洋畫作,2016年夏季已褪色。如果台灣人真正得以內在聯結台灣山海靈性,當不至於只在表象生滅!(2015.7.14
畫師與他想像的海峽古巨獸(2015.7.14;好美里)。

以上前引,聊表對西海岸南段數十年來,無常變遷的舉例說明而已,事實上,此等海岸變遷,藉由人造衛星、航測,現今已有精確制圖、比對,而我著重在植物相,地形變化在此省略之。

本節所謂西部海岸南段,指濁水溪入海口以南,以迄高雄市左營以北的海岸地區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