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

【「台三線」 ──森林界線、降雪線及雲海上線】

陳玉峯
玉山西向碎石坡下的森林界線。注意玉山圓柏矮盤灌叢中有條前往玉山南峯的顯著登山路徑(左側)。
        2017715日我在嘉義市中山路的「台灣圖書室」演講中,突然說出台灣高海拔山區最顯著,最富生態意義的三條線。
        第一條是玉山主峯西向碎石坡下,海拔約3,530公尺的森林界線,那是我調查過的,台灣唯一因碎石崩積下滑所形成的,均勻的天然森林界線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條是台灣冷杉林與台灣鐵杉林交會帶的降雪線。常態降雪總是只降到台灣冷杉,台灣鐵杉林就沒落雪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條是雲霧帶或雲海的上界線,雲海往上消失處,相當於檜木分布的上限。有趣的是,雲霧帶或雲海的上下限範圍內,大致就是嗜生長於最潮濕大氣中的檜木的生育地,因而檜木林被稱為「霧林(foggy forest)」,而我長年的植被生態調查,包括追逐氣象動態與植物分布的相關。


  
台灣冷杉林帶。

   
台灣鐵杉林帶。

檜木霧林上半段的扁柏純林。

















例如2015年底,第一波真正西伯利亞冷氣團南下抵台,1215日冷氣團進逼新竹尖石鄉的錦屏村與玉峯村的交界稜線(李棟山至東穂山連線),在稜線以西,形成雲海,更且,此一西部的雲海,在宇老部落的前後,由西向東越過稜線,向泰崗溪及玉峯溪谷下注或流瀉,形成流動的雲瀑。
        也就是說,尖石鄉東西分水嶺兩側,形成不同高度的雲海,雲海在西部遠比東部高。此山區由於地勢稍低,我在20151215日開車追蹤西部雲海的厚度,得出雲海上自竹–60公路的19K,下抵7K的那羅部落附近,所以我推論1950年代之前(未砍伐此山區的檜木時),這裏台灣紅檜的分布最低可下抵那羅,或說,此山區的紅檜存在於海拔1,500600公尺之間。

     
雲海裡面就是檜木霧林(左為阮榮助所贈,右為筆者所攝)。
而且,此山區的台灣鐵杉可下抵海拔1,500公尺,而與台灣紅檜交會。
        更有趣的是南橫公路,我沿著二百餘公里路,一步一腳印地登錄植物,並設代表性樣區調查,相隔18年,前後調查2次。我得出西部的紅檜海拔分布最高2,685公尺;東部則陡降為2,393公尺,相差292公尺,則我是否可以下達西部雲海上界比東部雲海高了292公尺?
雲霧中同一座山上半分佈的是扁柏,下半是紅檜。
南橫西段的雲海高出東部的雲海約250公尺。
南橫西段。
南橫東段。
    
南橫東西兩側雲海高度的落差。
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雲海的「東低西高」是可以確定的,但相差多少公尺目前無能確定,因為各地、各時不一,且沒有真正測量的數據。一般個人目視的估計,隨著遠近,存有大誤差,我通常依據參考點,對照地圖等高線而下判斷。而依經驗,我演講口說,大致以150 – 200公尺的海拔落差,作為東西雲海上部界的估計。
        這三條線分別代表高山植物帶與台灣冷杉林帶的分界;台灣冷杉林帶與台灣鐵杉林帶的分界,以及台灣鐵杉林帶與檜木霧林帶的分界,不僅植被帶「涇渭分明」,氣候及氣象的目視分別顯著而自明,更且,以中部山區的海拔而言,分別是大約3,530公尺、3,000公尺及2,500公尺,大約每隔500公尺的垂直分帶,譜出近於平行區域的上下分化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我說是「台三線」。
        更細微而較難捉摸者,例如檜木林帶下部界的海拔1,800公尺(以阿里山區為例),我推論是「霜線」,但我歷來勘調的證據不夠信心,加上地形效應之山山不同、地地互異,我的經驗不足以論述。
        以上是垂直分線。另就台灣平面地圖檢視,台灣存在一組多條大致平行的平行線,很是美妙,它們的成因很單純,但結果很複雜。成因就是板塊擠壓,隱沒帶帶動台灣地體從溪谷線、海岸線、地體構造線、山系稜線等,存有多條的平行線。
        由東向西的第一條直線,從蘇澳,經花東縱谷,到恆春半島東海岸九棚的這條「超級直線」,代表海板塊向下隱沒,向台灣本島推擠的大直線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條平行線是向上隆起的,中央山脈的主稜脊,由見晴山向南湖北山貫穿。然而,由於地層、地體、地質及風化、崩塌速率不一,這條線並不很直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大條平行線即由四季到思源埡口的蘭陽溪谷大斷層,台灣地體學者口中的「最大的一條構造線」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條平行線乃是雪山山脈的突起,由邊吉岩山、桃山,經雪山東峯,到志佳陽大山的連線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條小平行線大致由東霸尖山、布秀蘭山、素密達山、雪山主峯西稜的3,656公尺高地,到雪山西南峯連線。
        這主要的五條之外,更有繁多的小平行線,反正成因來自板塊擠壓所形成。
        我將之稱為「台五線」。
等溫線、等雨線、等日照線!
        我一生學習台灣自然生態的領會中,「台三線」及「台五線」大致是巨視可感的顯著現象。而一般地理學界嗜用的等溫線、等雨線、等高線等,畫得漂亮,但與實際生態現象很難目視相連結。雖然少數研究報告寫得「像真的一樣」,作者可能也誤以為找到一些相關,那只不過是因為欠缺生態系實質的調查,以一些抽象的資料,拼湊自圓其說的夢囈罷了!又因為真正具有野外實際驗證的人不在位置上,嘴巴、文字的合理,遂變成科技部獎勵、學報發表的「標準」。現今的一些「好研究報告」,總有一天會被發覺徹底是垃圾,或是精緻的愚蠢!
政經、社會、學界、風氣等,是一體的,總成時代文化的特徵。
        願意有耐心看到這裡的人,大概會想要知道更多。
        前述的第一條森林界線真的是很奇妙的邊界,因為:
1. 自然界的變化通常是漸進式,像森林界線如此斷然分割者委實稀有。我曾經看過近2百篇討論它的研究報告,因果關係莫衷一是。
2. 史上第一篇台灣生態帶報告者本多靜六宣稱,台灣的森林理應可以上長到海拔大約4,500公尺處,才會出現真正的,氣候條件下的森林界線,192030年代的佐佐木舜一贊同他;1970年代以後迄今,我還是肯定他。
玉山西向碎石坡下的森林界線。
3. 台灣既然在氣候條件上無法形成森林界線,為何玉山西坡出現唯一一條顯著的「楚河漢界」?我調查推論,是以碎石坡恆定下移所造成,而全國其他山區大塊碎石坡的下推,並沒有像玉山西坡之寬廣且均勻,因而也無法形成明顯的形相劃分。
合歡山區台灣冷杉與玉山箭竹草原的火燒維持線。
4. 最常見的「假性森林界線」是「火燒維持線」,例如合歡山區,由我在1970年代末葉所提出。「火燒維持線」的特徵是:森林外由玉山箭竹高地草原所覆蓋,而非玉山圓柏的矮盤灌叢。
5. 我之所以敢於提出大塊碎石下推造成台灣自然狀況下的「森林界線」,是因為我曾經挖開碎石坡上玉山圓柏的根系,目睹主根被推擠而傾斜得很誇張,從而推論坡度、碎石塊下移速率、植物根系及其成活與否等因素,決定了台灣的「地文型森林界線」能否存在。而玉山箭竹必須是土壤層較深厚才可存活,其生育地大致盡屬森林的範圍。
而降雪線的析論,我完成於1980年代,首度提出台灣冷杉及台灣鐵杉的樹形,之與降雪的相關。最有趣的,莫過於台灣冷杉老枝條的下垂又上翹,是因為每年降雪期,雪堆很重,足以把枝條下壓,長年下壓而枝條不得不下垂成定型,但每年春夏之交,新生芽端「頑固地」保持斜角(約15 – 30度)的向上翹長,於是,長期累聚下垂與上長,形塑台灣冷杉老枝幹的鐮刀形模樣。
台灣冷杉枝桿下垂再上揚。
玉山西峯所見,染雪的是台灣冷杉;完全沒雪的,是台灣鐵杉。

下雪了,雪花降在台灣冷杉之上;沒沾雪的,就是台灣鐵杉!
相對的,台灣鐵杉的樹冠宛若張開的大傘,一旦降積雪厚重,樹冠體不堪負荷,通常斷折,小樹即無法成活,大樹則裂解。
拙作《台灣植被誌》系列。
因此,在暖化與冷化的氣候變遷中,降雪因素左右了冷杉、鐵杉植被帶的上下推移。
凡此鉅細靡遺的說明都在拙作《台灣植被誌》中,但「專業書」沒人看,在此藉由演講時脫口而出的「台三線」,即興轉為較輕鬆的自然解說。
註:DPP政權2016年上任後,客委會提出沿著台–3山區縱貫公路的一些計畫,有很「資深」的立委質詢「台3線是那三條線?」一時間鬧成大笑話,網路上出現「豬腳麵線、蚵仔麵線、大腸麵線;扁桃腺、甲狀腺、攝護腺;馬甲線、人魚線、肌情線」等等臉上三條線的酸話。
南橫東段的雲霧中有紅檜林。


1 則留言:

  1. 感謝淺淺易懂的剖析。

    曾經聽另外一位先生依據他多年在檜木林區行走調查的經驗,說現時檜木林帶的下線大約在 1,600m 左右,且他很擔心台灣島上檜木林的持續性,因位很少看到小苗的生長。

    另外,關於台五線,再往西走,從加里山、橫龍山、鷂婆山、細道邦山、馬拉邦山、到大克山一線,也是有非常明顯相似的地行走向。冒昧補充。

    YM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