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

【依諾物語(3) ─時代的命名】



坊間許多的植物圖鑑,提及棋盤腳時,常敘述他的果實「像棋盤的腳」。問題是抄寫這句「棋盤的腳」的人,有沒看過棋盤的腳長成何等模樣?

依據時代的主觀意象而名之「棋盤腳」,倘若以時下流行,是不是有可能取名「憤怒鳥頭」呢?「鳥喙」吐出的是殘存的花柱 (雌蕊)
1990年的某天
,我特地去一位日本人的家,請他搬出日本的圍碁盤,翻視底部的四隻腳拍攝,果然見四稜圓鈍,與棋盤腳的果實外型雷同。
也就是說,「棋盤腳」這植物的俗名,是在日本時代才產生,反映了當時社會使用物件的象形。事實上,無論學名或龐雜的俗名,從來都是不同時空、習俗、特定地域、造形、功能或用途、諧音造字或諸多莫名其妙、順手逢機等等而產生,沒有必然的理由,反而是現代化、知識系統化之後,失卻了活潑有趣、象徵或寓意的命名方式。
泰雅人的植物命名,依諾在檜木園區,同理說出有趣的例證。
當我解說,只要在林下看見羽狀複葉、葉背粉白的「台灣瘤足蕨」,則指示此地是針葉林或針葉樹的範圍,依諾回應:
「台灣瘤足蕨的泰雅語(可能限於鎮西堡)叫做『韮順(Geu-Sn)』。日治時代,瑪家人或華人搬運鹽漬的鯖魚(瑪家語叫『韮順』)上山,同泰雅人交易。有的鹹魚很鹹,有的味道很淡,也叫『淡瑪家』。
由於鹹鯖魚背藍腹白,因而被泰雅人挪用來指稱台灣瘤足蕨。
之前,泰雅人沒有對台灣瘤足蕨設有專用的命名。」
「八角金盤也一樣,日本人來台之前無名,日本治台後,以日本太陽旗的意象,而八角金盤具有掌裂的大葉片,如同太陽火焰的捲扭騰射,因而直接以『日本』兩字,命名了八角金盤,讀音就是台語的『日本』......
這兩例屬於隨著外來物,引發的聯想或聯結,別於傳統之以生活事物相似性的命名,例如,木荷的泰雅語叫「Ga-hut」,即鍋巴,煮飯時燒焦的紅褐色,因為木荷大樹的樹皮剝開,具有一塊塊的焦紅斑,從而取名鍋巴。
全球歷來傳統對植物的命名,最主要取決於生活功能的相關。而18世紀以降,為求溝通的精準,確立了學名(拉丁文)制,而世界各地、歷來的植物名,全部淪為俗名。因此,中文沒有「學名」,只有中文俗名!

台灣瘤足蕨族群(2005630;台20-141.4K)

台灣瘤足蕨葉背粉白(2006511;水山支線)

台灣八角金盤新葉(200458;阿里山)

台灣八角金盤花序及盛花(20041218;祝山停機坪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