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【彩繪 好美?!】



他們渴望繁榮與人潮,尤其在目睹好美里的3D壁畫、地面畫作(所謂的立體彩繪村)在幾個月前風聞全國以來,湧進形形色色的遊客。新塭嘉應廟、在地國小的委員們告訴我:「台17以西是國家風景區管轄,他們有政府挹注,人潮來了,我們這邊台17以東,鳥不下蛋。我們要連結高根鞋教堂、○○教堂……打造另種文化景觀……
我順著他們的憧憬說:「是啊,應該結合嘉應廟與新塭,乃至布袋或南鯤鯓等,打破台1761公路的隔離,最重要的,這裏是古倒風內海的北段,更該將菲立辛根堡舊址、太聖宮魍港媽祖、4百年滄海桑田及其歷史變遷、文化演進,乃至瀉湖、沼澤紅樹林如何滅絕,海盜如何在黑財窟與明國官兵躲貓貓,目水流山如何哀怨地望向大海的悲劇或鬧劇,整體涵括進來,融合時空人文故事,舖陳千年的史詩……
然而,20151024日又一次來到好美里時,目睹那些彩繪褪色的速率未免太過劇烈?!我首度看見畫師揮灑著畫刷時,曾經訪談他,更在內心質疑、掙扎於這是什麼樣的台灣文化,就這樣像斷層逆衝地,橫向、縱向切割,還有,這樣的「畫作」、遊客,將持續多久?3年後呢?它們跟魍港有何聯結?古老靈魂競相擁抱新潮,很快地增添落寞與寂寥,再多的新潮又可注入心靈什麼內涵?枯乾的古井,倒入一桶又一桶的染料,這水能喝?我不知道。於是今天,我的陰翳又裹上一層。究竟是我的白內障惡化,或是陽光太花、顏料氧化?
年輕沒包袱?無知很快樂?嘻嘻哈哈走馬看花可以留下土地什麼印象,認識、認知了何等心路?台灣走過這樣數百年的錯亂更新,墳場上新鬼蓋過古老一層層的碎骸,如此的層層疊疊叫文化?考古遺址?
風頭水尾,飛沙烈日,我想到過了冬季,3D曇花一現,一季遲暮?事實上最引起我困惑的是,古生物、老虎等一堆時空交錯的外來種,說是要聯結好美里的地理、歷史特徵,打破藝文與遊客的界面,這些我不予置評,我嘗試觀察、體會的是在地阿嬤、阿公、阿伯、阿姨、小朋友的活體眼神底下的某些飄動。
學生在略已褪色的壁彩繪前拍照(20151024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