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【朋友!】


活了這麼一大把年歲了,我一樣在質疑從小到今,生命一切的內容或意義,而且愈是大家習以為常、理所當然的東西,我愈是困惑。我學習愈多愈沒學問、愈無知。然而,我看到大部分的生命好像愈活愈武斷,愈是接近生命尾端的人,愈是會拿一大堆自欺欺人的東西來自我安慰,例如社會地位、名望、財富,或者所謂的成就,等等。當然,某種程度以上我尊重,且相信每位有所成就的人,絕對值得尊敬,其在社會上也都普遍受肯定,但我談的是一種人對內在的自己、人與神、人與宇宙、人與靈魂的關係。
如同生物學的大原則之一:一個個體的資源、能源,不可能被另一個體所使用,除非他吃掉了他。心性、智慧也一樣,每個人只能自做自受、自己承擔,沒有轉換器,更沒有秤斤論兩的贖罪券、福德或功德可交換。
年輕時數十年氣盛,總以為自己是「天公仔囝」,行走山林險地、社運衝撞,理直氣壯、神鬼護身,啥米攏毋驚。89年前大轉折,自我反省:一無是處、面目可憎。而因緣湊巧,教我走進蘇董的內心世界,所以也就有了今天我們在這裏,分享什麼叫做「朋友」。
天空中出現2個完全一樣的月亮叫做「朋」,延伸出「同類」叫「朋」;而有相同的志趣或「同志」叫「友」,也就是性格近似、人格相類,而志同道合的人叫做「朋友」。「朋友」是個中性的名詞兼形容詞,沒有好壞、正負的分別,因而「朋」這字,還常見使用在不好的動詞或形容詞,例如「朋比為奸」等於「狼狽為奸」;「朋黨」、「朋比為私」等等。而今,只要是「要好」的人,通通叫「朋友」。
而蘇董對我來說,這個朋友最大的特徵,最可貴的地方,在於一、二十年來我們只要看見彼此的缺點、執著、偏頗,我們就會相互提醒,不必擔心有任何隱瞞、忌諱,但我們多半只是輕描淡寫、點到為止,根本不必露骨或出清。也就是說,我們相互做到了坦誠、尊重,沒有任何芥蒂或忌諱。我們做到了看似稀鬆平常,卻是委實不易的平等心。
人世間這樣的朋友可能不是很多。
因此,蘇董有多好,不必我贊美,我只說平常話。我從他家族長山過台灣迄今十個世代,很可能比蘇家任何人都還清楚哩,因為我花了四百年的追溯,我才釐清蘇董的人格底蘊,可是那些內涵太深沉,我只說小朋友也可理解的部份,蘇董的「情」太濃稠,卻很不會表達,更不容易口說。
問世間「情」何物?「情」字就是內心不斷長出新綠芽、綠葉,取意於豐富的綠蔭,不斷地滋長、庇蔭、造福週遭的一切,也就是慈悲、大愛與無條件的付出,而內心不留痕跡。
幾天前在網路上看見有人引用了紀伯倫的一段話:
如果有一天,你不再尋找愛情,只是去愛;
你不再渴望成功,只是去做;
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長,只是開始修養自己的性情,你的人生,才真正開始。
我完完全全了然紀伯倫在說什麼,放在蘇董身上更是恰如其分,但是東西方文化還是有所差別,以台灣人的情懷,最後兩三句我會將之改寫為
……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長,只是如實自在,
……你的人生,就可以是本地風光。
我們一向就是如此的平淡,偶而也會想起,這就是一種幸福。然後,我們也會反覆相互質疑,因此,今年中,蘇董兩次問我60歲的況味,我就打電話給楊董,乾脆就找這個藉口大家聚一聚。因為楊董熱情四海,所以由他張羅這個音樂餐會,我呢,就把今年的廣播,借花獻佛,提前為蘇董慶賀一甲子歲月的痕跡。至於明年的大壽,留給蘇董子女及天倫。
現在,就讓我為蘇董獻上永不凋萎的一把鮮花(《廣播側寫》新書),附帶的,告訴大家這本書最有「價值」的一張圖片,也就是343頁的「玉山薊」,它是新台幣一千元卷背面左下角圖案的「正身」,分享給所有的朋友留念。
就我而言,隨時隨地隨因隨緣、任何起心動念的當下,如果欠缺足夠的反省力,則相當於半個活死人,而朋友很重要的一部分,就是防腐劑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