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

有沒有新的撞球規則——學運如何轉進?


1985年世界業餘撞球錦標賽在德里開幕,已故的印度總理拉傑甘地(Rajiv Gandhi)致辭說:「撞球是用一個球去撞擊另一球,政治有時也是如此。撞球時使出幾分力必須十分小心,務必恰到好處,過與不及都不行,而且,要撞得很準確,剛好打在最適切的位置上。當然,球一落袋,你還得將它取出來,放回球桌上……」我擅自補上:「除非到了清場時段,打落袋就不必撿起來,問題是,下一場賽局,所有的球還得擺在檯面上!」

當學運、社運直接卯上政治; 當相對最是清純的學生,對上幾千年污穢的醬缸,百年難得一見的契機,如何轉進、開創久遠的新局?能否締造新的賽球規則?研究了數千年的政治學(傳統西方哲學五大領域之一,探討何謂理想社會組織的學問),就是要回答台灣時下的議題。

請容門外漢簡述推演如下。

一、2014.3.18當學生一開始以「準革命」、「暴力」的方式「佔領」國會,乃至後來不斷強調非暴力、行使不服從主義,抗拒當今憲法的缺陷,本質上就是憲政改革的議題。學運既非進行「革命」,而要以理性、和平、體制方式收尾並再出發,務必得訴諸憲政改革,否則,學生如何「脫困」,只掌握在「獨夫」手中。

講白話,在過半民意賦予社會正當性的佔領國會,如果馬政權的政治考量還是視學生為「非法」,甚或「奪權者」,而不讓學生「正式」成為民主憲政改革的「推手」,最可能的結果是導致台灣重大的悲劇,學生無法「脫困」,或將被「刑法」咬上!


筆者三度(先前已行文兩篇提醒)懇請社會賢達出面「承擔」!


二、最簡單卻可能最「難」的處理方式是:由馬先生倡議「公民憲政會議」(服貿暫且擱置),由總統提名學生代表參與,一舉解決根本問題。因為這次學運的病根,馬先生的責任佔據一半以上。如果馬先生執意不肯,則學生團體最好立即關閉與總統對口,改向立法院長訴求。(期盼學生團體具備大智大慧大氣度)

此時,立法院長合情、合理、合法承擔政治及法律責任,接下來,必然有許多正面的政治力挹注,好讓院長及學生進行技術性議題的轉進,則國家、社會之福可期。

三、技術性議題隨意舉例:立法院長裁決學生團體或代表為「準委員」,開闢一間大會議室提供學生使用,食、宿、空調等完備,學生、公民團體參與立院任何會議、審查,但無表決權,而最最重要的是:立院開會全程公開透明,讓國人看見任何委員的發言,以及議事過程。

在此一過程中,同時進行「朝野協商」,朝向修憲等「公民憲政會議」轉進。

如此,馬先生不必「讓步」,也有台階好下; 國會議長扛下體制責任,解決台灣困境; 學生堅持理想,不斷作各面向的拓展與發揮; 全國各行各業有識之士傾力襄贊各專業專技等,則台灣新局可期! 

~本文轉載自《民報》2014-04-07「專欄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