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

三度革命搶救台灣山林遺孤闊葉林 3/4

陳玉峯

原始天然林被摧毀之後,通常在2、3年之內,一遇夏秋颱風或西南氣流等暴雨,即引致山洪
爆發、土石橫流。近十餘年來,災變愈加頻繁,平均每隔二、三年,台灣即發生一次大災變。

原生天然林的重要性

其次,論及台灣原生天然林之於生態研究的重要性或原理。
國府治台之後的植物生態研究,基本上是殘缺研究法、片段或見樹不見林的「人見」研究法,或窄隘目的論的角度切入者,也就是以配合政策、經費、特定目的的所謂研究計畫為主流,而此主流即源自1956年以降,要將全部台灣原生林剷除、改造的政策。然而,欲暸解植群、植物生態學,建構整套完整的台灣生態學,捨棄原始、完整的天然林根本不可能,不幸的是,台灣研究者不僅無此見解,甚至只淪為為政策背書,從而創造假理論、歪學說,罕有人願意直探學術本身!奇怪的是,西方生態學理論或學說,不都是從原始生態系學習而來,在台灣吊書袋者一牛車,為何不能感受西方開創學理的根基?答案很清楚,再重述一次,因為主導、支持林學研究的政策及其人才培育,皆導源於1950年代迄今,要將台灣原始天然林全面改造的邪論與人本霸權,只可嘆現代新生輩已欠缺機緣得以透視此一歷史魔咒,筆者在搶救棲蘭檜木運動過程中,觀察到一些剛從西方取得博士學位回來後,只因身在伐木營林老巢的系所,在公共政策會議上,或撰文立論中,有意、故意申述兩面討好,而骨子裡支持伐木營林的作為,令人擔憂魔咒的借屍還魂!

筆者深切暸解諸如上述論述、譴詞用字等,必定惹來科學中立論、偽理性主義、所謂學界等,道貌岸然的駁斥、怒罵,然而,一個不敢追究自然實體之真,卻假借科學中立的道袍,坐擁錯誤政策施捨下的既得利益,騙人騙到自己都相信的人,又有何資格引諭失義、責難別人?一個不敢面對台灣生界長城的倒毀,卻助紂為虐,幫助政策屠殺台灣生靈的偽善者,內心有何依據而囂張罵街?一個欠缺良知、不知價值為何物,只把自然生界當成進階利祿的手段,以自然為芻狗者,怎配以學者、專家自居?

長年口誅筆伐、街頭運動者,在所謂植物學界20年來幾乎僅只筆者一個,我不入地獄誰入?這社會充斥太多利益收割者,即令現今表面上台灣已禁伐,實質上仍然藉由偽學理、惡政策等,持續在終結台灣原始天然生態系,筆者必須戰下去,理由無他,因為迄今理猶未明,魚目混珠者眾,而先前筆者(陳玉峰;2001)已申論天然林的若干價值,但生態學的依據尚待再述。

歷來營林者(尤其是天然林)只計算開採成本,或只要可以賺回伐採成本之際,便伐木售材,沒有人在乎台灣檜木平均樹齡600~700年(以阿里山為例),老木則動輒2~3千年,數百、千年的生成代價是「零」!遑論水源涵養、水土保持、地體穩定、空氣淨化、氣溫及各層級氣候調節、連鎖生態系龐雜基因庫、無可替代的天然造景、生物生存權、伐木後生態災難之評估、森林遊樂、人類價值及心理或精神意義等等,非林木立即性市場價值與公共福祉、世代利益、連鎖附加價值的考量等,從未得到合理的評價,也就是說,台灣天然林之開採,真正的成本效益分析,有歷史以來從未有人面對。

在台灣,百年以上的有意義建物依法得立為古蹟,而3千年古木累聚的時空代價卻無人在乎,也無啥意義?更重要的,整個生態系的全面價值從無人考量。

完整的天然林或健全的森林生態系,除了外來太陽能、降水、空飄少量物質之外,在自然狀況下,保持一獨立自足的系統,自行營養與循環的維護,研究顯示,完整天然林排出的水,測其導電度,接近完美的「0」值。

天然林沒有農業系統中頻見的災害、病蟲害,罕見的森林病蟲害則並非單獨事件或特定林木的單一事件,通常係整個生態系的某部分弱點或缺憾,或特定波動事件尚未平衡之故。天然林對波動、干擾、外來傷害,存有自癒的能力,更且其自身穩定以外,對近鄰地區另存有調節與安定的功能(柳榗,1978)。

完整的天然林存有無數的能量流通網、數不清的物質循環網,而且,此等循環系統在時空上皆是交互相關或難以言詮。

原始天然林被摧毀之後,通常在2、3年之內,一遇夏秋颱風或西南氣流等暴雨,即引致山洪爆發、土石橫流。1950年代數次颱風豪雨,帶給伐木地區鉅大災難,例如1956年8月之萬達、1956年9月之黛納,尤其後者,陷阿里山區彷同孤島,靠空投救災16架次。不料,1956年正是台灣林業政策產生最重大的轉變時期,此之後即所謂多伐木、多造林、多繳庫的三多政策,且要將全數天然林「改造」為人工林的最恐怖時代。巧合的是,1956年6月5日,阿里山神木被雷擊斃、起火燃燒。1957年2月,三多政策名詞正式浮出檯面。又,1959年八七水災重創中南部,但輿論檢討,不敢批判林業伐木問題;1960年8月1日雪莉颱風繼去年災難之後,再度蹂躪台灣山林,終於有立委冷彭抨擊伐木導致災難的言論問世,然而,很快地,又被文過飾非的一大票言論所掩蓋,而且,1956年之前,台灣一些對山林保育的諤諤之論也銷聲匿跡。

  •  【……未完,閱讀 (下一頁)】
  • 本文摘自《敏督利注》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