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「傷痕地文印象」~ 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(五)

陳玉峯
☆最後的處女林

    就是這裡,台灣山林最後的子宮,涵蘊福爾摩沙的精靈與天使。然而,這片天然,不及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五,其未來仍繫於未定之天。在此巉岩嶙峋,棲居著冰河子民,負嵎孳息於終極絕境,但不知還得保有幾分堅持?藉助鳥瞰,我瞥見林海的破綻或死角,也就是如八通關大斷崖,對高岳崚嶒下的流岩,以及大小摺皺斷層的天然崩塌地,那等悲壯,好似在切腹者盤坐的右斜側架上宣紙,以飛濺的鮮紅,揮就一幅潑墨。而且,整個自然山林其實甚孱弱,存有禁不起任何意外的單薄,僅在蠕動易碎的山群上,披覆一層精緻的綠蓋,卻已費盡諸神二百萬餘年的編織,還須女媧隨時的修補。

    郡大山壯碩但單純,一覽無遺毫不保留,從山頂抖落千餘公尺以迄東埔溫泉區,寬闊的胸腹卻已遭受林業啃噬而傷痕累累,而歪斜曲折的斷層線縱裂,從山肩開膛破肚直貫陳有蘭溪谷,雨水逕流則結伴匯聚,每逢頑石階梯便形成一道水簾,所謂「七絲瀑布」,形容的就是如此層層跌跌的跳躍,空中估算,約莫八、九次的跌撞;至於「父子斷崖」,自古以其險巇,說是父親也照顧不了親兒的驚悸,其實,不過是山麓一個小道斷層切口,東埔溫泉及布農保留地即其左鄰,海拔一千二百公尺,正是全台最宜人居處,原住民族不知花了數百、千年,總算發掘出台灣自然生界的奧妙,原來此等地區恰好避開霍亂、瘧疾等熱帶瘟疫的溫床,復可發展台灣原住民族獨步全球的小米文化,可謂人與土地和諧交融的最佳典範,忠實貼切反映台灣生界特徵的主體本質,奈何一個世紀兩大政權的山地平地化政策,將之化為汙泥,如今,陳有蘭溪中游兩側的所謂保留地,在華人入侵,強取豪奪的傳統悲劇催化下,悉數淪為供應都會奢侈物質網的禁臠,而地體柔腸寸斷,惡形惡狀的「弱勢農民」,還假借原住民名義興風作浪,地方政府也順水推舟,樂得共犯。

~本文摘自《土地倫理與921大震》
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相關連結:「傷痕地文印象」~ 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) () () () () (() (←請點選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