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觀音佛祖~側說台灣宗教信仰 觀音的原型 4/10

陳玉峯

二、 觀音的原型
坊間一般追溯觀世音菩薩的始源或原型,大抵溯至西元前1,500年前後,口傳背誦的《梨俱吠陀》。《梨俱》中記載的這位神明似乎是位青年,他行動比思想還要快;他救苦救難、大慈大悲;他令盲者復明、殘障者復全、母牛多乳、閹人生子、老女得夫、沈船獲救,等等,幾乎成了有求必應。這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自然神「雙馬童」。
 
到了印度大乘佛教盛行期間,或約在2~5(6)世紀,或更早,他們將婆羅門教的這位善神收編,改造成為一位菩薩(理想人格的稱呼),其威力幾乎與原雙馬童一致,且號為「馬頭觀音」或「馬頭明王」。
2~7世紀間,中國譯經師至少將觀音譯成7種以上的名號,而且,一般人都誤以為是因玄奘為避諱唐太宗李「世」民的世字,才改成「觀自在」或只簡稱「觀音」,事實上不然。
 
唐、宋時代,觀音徹底中國本土化;在淨土宗,觀音被視為阿彌陀佛的左脇侍,右脇侍即大勢至菩薩,三者合稱為「西方三聖」。也就是說,觀音與大勢至協助阿彌陀佛,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云云。
還有,包括觀音的生日、成道日、涅槃日、三大道場、變男變女相的原因或傳說、千手千眼的傳說……(可參考陳玉峯,2010,印土苦旅,前衛出版社,279-281頁。)
 
然而,上述這些「傳說」,基本上是「世俗諦」的方便說辭,提供予素人或不識字的常民的理解。在此,有必要從宗教哲學的深度,略加闡釋之。
高楠順次郎、木村泰賢(高觀盧譯,1971;1995)的《印度哲學宗教史》書中分析,觀音原型的「耦生神(阿須雲)」(Asvin),是雅利安人入侵南亞五河地區時才產生的印度特產神三位之一。《梨俱》中出現神名頻率的統計,阿須雲竟然是第二級的,比第三級的黎明女神烏莎還多!由於五河地區的破曉景觀優美,《梨俱》的詩人作者力保烏莎的自然天光,「人格化」的程度幾乎是《梨俱》諸神當中最輕的一位。也就是說,大部分自然現象在《梨俱》中都有其主宰神,且這些神都已擬人化、人格化,只有烏莎,「像人」的程度最低,而維持其黎明的自然樣相(請參看拙文「從《吠陀》到佛教的旁註」)。
 
為什麼得提到烏莎?因為不管叫耦生神、雙馬童或阿須雲,這個「神」在自然界的根源、出處、基礎是何,迄今似乎無人確定,他的字義是「有馬者」,但《梨俱》中並未說他騎或乘馬,而只說是由快馬引領著他,像思想那般迅速。他的形相說是「具有光輝,金色、美麗,頭戴蓮花冠,有多形變化」。他出現在尚處黑暗中而帶有紅色雲彩的時分,他乘車追趕烏莎女神。
 
換句話說,阿須雲或觀音的最初原型,乃是黎明時的光芒、光明現象或趨向光明的神格化?而原字義的「雙生、併生、耦生」象徵什麼?天、地?晝、夜?明、暗?日、月?二元對立之合一?則無人可予確定。
 
依據筆者長年在自然野地對唯物自然的觀察、感受與體會,自然世界或其現象,並無二元對立的判然可分,特別是轉換的過程悉盡漸層細微遞變,是人類加以抽象化、觀念化時,才有二元觀的產生。而阿須雲或觀音原型給予筆者的領會,較傾向於事物或心念處於「似已分而實未分;似未分而實已分」的一種無法分類的狀態,可以是起心動念的那瞬間,可以是彌留中陰那期間,可以是緣起未起、無明緣行與未行之間的一、二狀態,包括所有唯心、唯物之轉變或心物之間的過渡,皆可引之為象徵。
 
筆者視觀音的原型即一元、二元的轉化。
至於此原型(自然神轉化為抽象神)誕生將近2千數百年後,印度大乘佛教乃至東傳中國的龐多本土化蛻變,雖然發生繁雜的方便或權宜的轉化,但根本究竟義並無消失或質變,而且,幾乎是所有宗教、宗派共通的法門。觀音其實正是人性起心動念或反向歸寂的瓶頸處,不管正、反方向,都是人類、人性希望之所在。
【……未完,閱讀(下一頁)】
~本文摘自《台灣素人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