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

台灣住在地球的生死門

陳玉峰

 連日來我接到數十通電話,包括來自美、澳友人的關懷,因為他們獲致九二一世紀大地震的印象是台中也很嚴重,同時許多朋友們急於徵詢「我們能做什麼」的建議,我總是要他們先「定」下心來,有知識、有智慧才可能產生真正濟世的慈悲,而定心的前提必須具備更多的常識或知識。不出意料的,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地震就是台灣的常態;知道台灣是板塊擠壓上來的人,也不了解所謂的「上來」機制,就是透過無窮多次的九二一,間歇或連續的迸跳所形成,而誤以為台灣島是穩重、穩定的持續緩慢抬升。這種誤解或許受到「平均值」的錯誤解讀。一般來說,台灣目前或過往,每年平均往上抬升了 0.2 ~ 0.5 公分。

 地殼只是地球表面「薄薄的」幾公里厚度,高溫成膠軟的下部或稱「地涵」,地涵順應「熱往上冒、冷往下降」,整個地球一直在進行對流,因此地球從初形成的火球,才可能演變至今日的藍色美麗星球。往上冒出的最顯著部位在大西洋的中洋脊,穿越了冰島,因而冰島面積日益擴大;往下隱陷入地心的部位,即環繞太平洋一整圈,從美洲西部海岸經阿留申群島、千島群島、日本、琉球、台灣,往菲律賓一帶的隱沒帶,換句話說,台灣正位於吞噬一切的往地心之路,又為什麼台灣又被抬舉出?就因為是吃進去的部位帶動了地殼板塊的走動,在吃進去的部位上經常引發吃陷兩板塊的碰撞擠壓,有些時候沉積物被吞噬,有些時候卻被擠上,因而台灣島上上下下大跳生死舞,因而筆者宣稱台灣正住在地球的生死門。

 從現存台灣島的地層看來,第一次台灣島冒出海平面大約在恐龍滅絕的 6,500 萬年前,隨後又被吃進海溝而完全消失,現今台灣島的隆升運動,則始源於 650 萬年前,當菲律賓海板塊碰上歐亞陸板塊之際,可是,直到大約 250 萬年前才跳出海平面,更且在 100 萬年以前的幾十萬年間,地震得很頻繁,上躍跳得很迅速,以至於大量的落石堆積在超過百萬年前古台灣島的海岸線附近,形成新的堆積礫石地層,厚度達數十至百餘公尺。約莫在 55 萬年前,因擠壓持續,爆發了另一條西部造山運動帶,漸出跳抬出這些百多萬年前所累積的礫石,形成今之自北桃台地經三義火炎山、大肚山、台中盆地、大坑頭嵙山、鹿谷附近,南下至高雄六龜。由於此一地層係由日本人依據大坑頭嵙山的調查而命名,故謂之頭嵙山層。當然事實上更複雜,地質學專業方面又可分為多種地層。

 台灣島有史以來,地震就是形成台灣的機制,沒有地震就沒有台灣,地震就是台灣的本質,因此,地球內外部的對流就是台灣地體的因緣肇始,對流的速度說快不快,說慢卻是常人可感,大約相當於指甲生長的速率,恆定的進行,只因冷卻的地殼是堅硬的固體,無法壓縮,因而地殼表達隆起的方式,只好採取累聚勢能,直到地層無法忍受,瞬間斷裂而紓解壓力。就像厚薄不一、質地互異的多層龐雜瓦片,兩邊持續加壓,每隔不確定時間就會有斷裂,而山勢愈來愈高,堆積的地層愈厚,所需的壓力必須愈大,但一旦斷裂地震發生,地面的劇變更形嚴重,而且,某處斷裂必然連鎖引發多處大大小小的斷裂、移位,一系列所謂餘震,正是這些錯動地層的重新調整,直到更為穩定的平靜時期,這段波動的斷續發生,消除了不平衡的應力。不幸的是,現代物理的研究卻證明了地震發生時間、地點「無法預測」。
 過往的台灣經驗,平均約每 10 年發生一次較大型的有感地震,最近將近 40 年未紓解,九二一因而高達 7 級以上的大地震。筆者曾有一不雅的比喻 (不很恰當) ,台灣不地震就像人不大便,只吃不拉,一旦拉出拉死你。人生短暫,一輩子難能碰上「很正常」的台灣九二一造山運動,九二一讓台灣人付出極其慘痛代價,也提供給台灣人「最佳的」環境教育。

 筆者不是地質、地體或地球科學的專業,很可能會講錯許多現象,但目睹耳聞一大堆「謠言、預測」,內心深感不安,僅以淺顯的常識同朋友們討論,期待地球科學的專業得以在此契機,提供精確的教育資訊,安定浮動的人心,勿讓迷信、政治、陰謀與無知發酵,同時,呼籲國人正視重建問題,絕不能貿然「原地進行」,必須進行審慎評估,更寄語政府,今後總該加強地質方面基礎研究,明確找出潛在斷層的位置,分期進行國土規畫的細部施業,盡人事而順自然。

…《台灣日報》1999.9.27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